新闻中心
作为韩国著名导演朴赞郁的首部英文长片,此片是值得观赏的。虽然讲的是美国人的故事,可是细心的影迷还是能够从中看到导演自身的特色:带有忧郁色彩的复仇感。
只有将整部影片看下来,才会发现此片的剧情其实并不复杂,所讲的故事也并不深奥,甚至还有点拖沓。但如果跟着电影画面走的话,你会发现自己始终处于一种略带亢奋的压抑之中。电影镜头的美感和剪辑的技巧在一定程度上盖过了剧情,或者也可以说,是电影的镜头和剪辑弥补了剧情的不足。在整个观影过程中,你会记住很多的细节,但却很容易忽视此片的连贯性。因为对大部分的影迷而言,这部影片的镜头美感和剪辑技巧实在太过精美。
对于非欧美国家的导演想要赢得欧美国家观众的心,最讨巧也最容易成功的一个手法便是利于电影的本身的语言,比如优美的画面构图、带有技巧的蒙太奇、与画面配合完美的音乐等等。只有通过这些简单直接的形式之美,才能在一瞬间抓住欧美观众的心。至于剧情,那就是第二位的事情了。毕竟,在当前的电影环境中,电影的视觉听觉之美从商业价值上而言,是决定票房的重要因素。
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再来看这部电影,朴赞郁的谨慎之心便会一目了然。对一个非欧美的导演而言,在剧本具有一定知名度但却存在不完美的前提下,想要赢得观众的心,那么必定要在镜头与剪辑上下工夫。这种命题式的拍摄,更能看出一个导演是否具有全球观。如果去看看他的复仇三部曲,你便会发现,他的电影在剧情与镜头之间没有丝毫的破绽,整部电影浑然一体,在商业与美学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平衡点。我们都知道,一个成熟导演必须做到,既不能因为商业丢掉了自身的艺术性,也不能因为艺术性丧失了商业性。曾经有位导演说过,世界电影史上的优秀电影本质上都是以商业为主的。电影如果缺少商业性,就不可能有电影的发展。
如果采用类比法,我们便会发现,像中国的导演李安、吴宇森在进入好莱坞拍首部英文片的时候,大都会采取类似的保守做法。李安的《理智与情感》在叙事上的精巧,使欧美的观众感觉到一种独特;吴宇森本身就是擅长动作镜头,他的《终极标靶》同样是以视觉取胜。当然还有许多导演,他们大都会选择视觉这一方式,这是因为电影镜头是电影构成的最基本单位,也是可以跨越国家和民族的一种通用语言。
正是由于朴赞郁在本片的镜头上利用了许多技巧,才会在影迷心中留下电影语言教科书的感觉。另外,镜头本身所带来的暗喻、隐喻也让不少影迷不断地解读其中的韵味,从这一层面上来看,这部影片是成功的,只是观众群体比较窄而已。
这部影片还能给我们的一个借鉴就是,如何利用电影镜头本身的精彩来弥补剧情的不足。当然,不能为了镜头而镜头,走上中国式大片的那条路。我到觉得,如果让一名导演能让大家记住你电影的某些细节,这就是成功的第一步。有了这个点,才能连接成线,最后才能扩展到面。我想,这也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。毕竟很少有人,上来就把平面做好的。
忍不住来分析我所记住的一个细节:
查理杀金姨那一段,利用交叉蒙太奇的手法,将金姨在宾馆等电话、打电话;英迪亚去冰柜拿冰激凌;伊芙琳化妆完去找查理;查理去找金姨四个故事交叉剪辑,突出一种紧张感。同时,电视中老鹰扑食的解说词与查理杀金姨的心理达到一种完美的统一。